為精準對接老年群體需求,暖心答卷提升老年人生活質(zhì)量和幸福感,奮力寶山區(qū)淞南十村居民區(qū)堅持黨建引領,書寫生活讓老年人的讓老“急難愁盼”問題有人過問,有人關心,年人切實為老年人排憂解難。有助有護有保一個又一個溫暖的安全小故事,每天都在這里上演著……
圖說:寶山區(qū)淞南十村居民區(qū)堅持黨建引領,健康讓老年人的暖心答卷“急難愁盼”問題有人過問,有人關心,奮力切實為老年人排憂解難。書寫生活淞南鎮(zhèn)供圖
我是讓老你的眼,社工來幫忙
“張阿姨,年人我們是有助有護有保居委社工,來看您了!安全”76歲的獨居老人張阿姨,是一位重度視力障礙者,每周一至周五,長護險工作人員每天上門服務一小時,基本能解決張阿姨的所有不便之處。而這一次,社工的上門走訪,解決了張阿姨的燃眉之急。原來,服務張阿姨的長護險工作人員因有急事回老家一周,張阿姨與這位工作人員比較熟悉,不想換其他工作人員來照顧,因此想著“咬咬牙”就能應付過去了。沒想到,還沒等到工作人員回來,之前一包包按用量要求分好的口服藥已經(jīng)服用完。由于視力原因,張阿姨無法弄清一堆藥物里哪個盒子分別對應哪種藥。社工立即按照醫(yī)囑,細心地用餐巾紙將各類藥物包在一起,將每天服用1次、3次的分別作好區(qū)分,交代清楚,讓張阿姨能夠正常按時服用。
不方便取現(xiàn),社工來跑腿
寒冬來臨后,很多老年人外出不便,尤其是對于還在康復期的78歲獨居老年人卜阿姨來說,出門一趟實屬不易。社工定期上門走訪,拉家常、談談心,耐心地開導卜阿姨。卜阿姨是一名云南回滬知青,在講述自己年輕往事時神采飛揚。同時又感嘆歲月不饒人,前不久摔傷了,右肩骨折,已有2個月未出門。女兒住在通河,工作比較忙,周末會來探望,但總有不便。卜阿姨說出了自己的需求,希望社工幫忙代取一些現(xiàn)金以便零用。第二天一大早,社工便將1000元現(xiàn)金、取現(xiàn)證件和憑據(jù)送至阿姨家中,阿姨拉著社工的手,激動地說:“謝謝你們哦,沒想到這么快就幫我領好了,辦事效率太高了!”
政策不了解,社工來解答
匡阿姨與張師傅都已年過75,是一對純老家庭老夫妻。兩年前,匡阿姨不慎摔傷,導致腰椎壓迫性骨折,手術治療后,一時無法正常走動,日常生活起居也比較吃力。針對匡阿姨的情況,社工第一時間向其宣傳長護險政策,在長護險工作人員的照顧下,匡阿姨的身體狀況也逐漸好轉。今年3月,兩年的長護險服務即將到期,需要重新評估。社工在走訪中了解后,又向匡阿姨和張師傅解答了新政策,更簡化、更方便,只要代辦人帶好本人身份證和申請人身份證,到社區(qū)事務受理服務中心自行申請就可以了。同時,社工又貼心地詢問是否還有其他需求??锇⒁烫岢鋈绾紊暾垈麣堣b定?社工又進行了詳細專業(yè)的解答,并建議兩個申請可以一起去辦,減少張師傅路上奔波??锇⒁踢B聲說:“好的好的,還好你們解釋得很清楚,不然要多跑兩趟。謝謝!”
一枝一葉總關情,小故事里見民生。淞南十村居民區(qū)將持續(xù)聚焦老年人需求,提供有針對性的周到服務,用真心真情關懷老年人,讓老年人生活有助,安全有護,健康有保障,奮力書寫一份份溫暖幸福的“民生答卷”。
記者 郭劍烽